精准扶贫的意义

进一步推进环保管理体制改革,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省以下垂直体制改革留出空间,形成环保部门为主、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国内的场地修复还是轻视调查和评估,更愿意花在修复工程上。阻力仍然很大,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环评做过健康影响评价。

精准扶贫的意义

这份2012年的环评在周边污染源调查部分点出:项目北侧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已经受到了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并提出注意污染地块开展场地修复后,空气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然而,这恰恰忽视了学校是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重点目标,必须要就周边现有或潜在的污染源对于学校的不良影响做重点评估。污染的土地卖不出去,日常监测和评估就会成为企业内部的责任,不会等到搬迁时再来修复,花费也少得多。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十年后的2014年,环保部再次联合工信部、国土部和住建部下发通知,进一步规定场地使用权人等责任人要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相关材料要在地方环保部门备案,企业应当及时公布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通知规定了谁来做、谁来监督,对于怎么做,也有四个配套标准。对于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的毒地话题,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常州事件中首先要打板子的,不应是环评,而是规划部门。因为模拟的季度是平水期,水质较好,所以补偿相对较多。

但《办法》中的水环境赔偿金核算方式,从单因子考核转变为多因子扣缴。罚水环境赔偿金核算转变为多因子扣缴华西都市报:《办法》中提到的监测断面的水环境赔偿金,简单理解,是不是就是上游城市污染物超标后,要对下游城市作出补偿?董晓辉:事实上,早在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制定实施岷江沱江流域试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以下简称扣缴制度),这项制度,就是以交界断面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以环境标准为准绳,上游河流污染了,要对下游区域进行补偿。此外,《办法》还增加了一项水环境改善金,针对上游治理水环境成效明显的市(州)进行鼓励。举个例子,如果上游A市超标了一个因子,那A市要对下游B市作出该因子的赔偿,如果超标的是两个、三个考核因子,则赔偿金额是这几个因子的赔偿金额之和,污染惩戒力度明显加大。

首先,根据四川省水质状况,确定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三项监测因子,当监测断面任何一个监测因子的结果劣于规定类别时,该断面上游市、县对下游市、县给予水环境赔偿。至于如何核算,《办法》将污染物排污收费基数作为核算的依据,核算下来,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赔偿金基数分别为1.2、0.4、1.0,单位为万元/吨。

精准扶贫的意义

望着一江春水,宋大爷感叹,江边一年关掉13家造纸厂,现在河水也清了。华西都市报:对比之前的扣缴制度,《办法》中做出了哪些改变?董晓辉:以往在水环境赔偿金的核算上,主要的考核因子是氨氮、高锰酸盐,2014年新增总磷因子。特点实行横向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华西都市报:既然制定了水环境赔偿金和水环境改善金的核算方式,那么在操作上将如何开展?董晓辉:待《办法》正式实施后,将由省环境监测总站组织正式开展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工作,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华西都市报:水环境赔偿金是多因子考核,水环境改善金是要三个因子均优于规定类别才行,可以这样理解吗?董晓辉:赔偿力度更大、改善门槛更高,这是《办法》中体现的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的原则。

住在眉山市东坡区的宋大爷拎着鸟笼子,坐在岷江边的椅子上,眯着眼,晒太阳,遛鸟。环保厅根据监测结果,按月计算当月和累计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并将情况通报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办法》的实施,将给四川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带来什么变化,又将对上下游城市带来怎样新的挑战?4月25日,在四川省环保厅和财政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环保厅分管监测工作的党组成员、核总工程师董晓辉就《办法》进行详细解读,会后,华西都市报记者对其进行专访。这是经省政府116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下文简称《办法》)中,所明确规定的。

而且,上游城市之间也将建立严格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事实上,从今年6月1日起,四川全省像这样的监测断面将扩大至82个,覆盖整个三江流域。

精准扶贫的意义

在即将实行的《办法》中,扣减范围从单纯的岷江、沱江流域,增加至嘉陵江流域,拟定的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考核断面共82个,涉及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共涉及19个市(州)人民政府,和52个扩权试点县(市)人民政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五)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中,有92.6%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86.6%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配合修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研究起草环境保护税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以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修订。其中,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6亿元,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21.5亿元,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7亿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96万吨、再生水利用能力338万吨。建立水环境质量预警制度,对各地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排名。

201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同比下降三成。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达标,占21.6%;优良天数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3.2%;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超标42.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超标24.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分别为2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34微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均达标。

但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日益凸显,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京津冀地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但采暖期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增长9.6%(北京增长75.9%),受多种因素影响,1112月出现3次重污染天气。

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八成多。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污染程度仍较高,部分地区冬季雾霾天气频发高发。郑州、乌鲁木齐、济南细颗粒物浓度在2014年同比下降后2015年又有反弹;同时,还有70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

(五)加大投资力度,实施一批重大生态环保工程。依法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

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新增煤电机组脱硫增容改造1亿千瓦,脱硫机组达8.9亿千瓦;新增脱硝机组1.4亿千瓦,脱硝机组达8.3亿千瓦;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6亿千瓦。

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全国共收到并办理举报线索超过1.3万件。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秸秆综合利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4个富营养化湖库无明显改善。加快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项目审批,批复项目环评159个,涉及投资1.5万多亿元;不予审批21个,涉及投资1170多亿元。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立法和实施监督,有力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

督促存在重大环境风险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健全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网络,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对。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坚决打好三大战役。继续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

突出季节性特点,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河北武强:科技让玻璃纤维产业焕发变新机
汽车市场进入寒冬